第九百一十章 崔绍的想法! (第2/2页)
作为奉武军的中枢使,崔绍明白奉武军的财政困境,也明白叶明盛早日一统天下的心愿?? 所以他早就在思考怎么解决奉武军的财政问题,而在忠勇堂上他提出的那三点,就是崔绍想出来的解决办法?? 崔绍很清楚自己想清楚的那三点,从长远来看并不利于奉武军的发展,和饮鸩止渴属于同一个性质?? 但是银子并不会凭空变出来,总是要做出一些牺牲的?? 除此之外从个人利益来看,崔绍是希望叶明盛采纳自己这三点的,毕竟随着这三点的落实在提高财政收入的同时,副作用也会逐渐显现,奉武军内部就会出现一些麻烦!
老话说的好,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
崔绍很清楚自己这位大外甥,看似是对自己委以重任,让自己当奉武军的中枢使,总览奉武军的文官体系,让自己成为奉武军的宰相,在奉武军中一人之下万人之上!
但是打心眼里叶明盛并不信任自己!
崔绍从来没有查过但是他心里明镜似的,自己府邸中这百十来个丫鬟下人,其中至少有十个是统调处的探子!
叶明盛之所以不信任自己还继续用自己,完全是因为奉武军的崛起的太快,这就导致奉武军的战力虽然强悍···············
但是文官方面的人才储备并不完善,而奉武军又一直在打仗的路上,所以需要有一个人能够统筹官府的各个部门,为奉武军提供各种保障,让几十万骄兵悍将有粮饷拿,有衣服穿,打仗的时候不会因为后勤战败!
讲真崔绍并不认为,这个活在奉武军中只有他自己能干?? 除了他之外慕容玉良也可以胜任这个工作,但问题是相比于自己,叶明盛更不信任慕容玉良?? 虽然不知道叶明盛为什么如此执着于,削减世家门阀的实力和影响力,但是叶明盛的种种政策却是宛若钝刀子割肉一般一刀一刀的砍向他们这些世家门阀?? 这种刀法你一开始不会感受到特别疼,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刀法却是越来越痛彻心扉?? 所以在这一点上来说自己和慕容玉良都站在叶明盛的对立面,但毕竟自己是叶明盛的舅舅,多少有那么一份血脉亲情在?? 此外崔家是靠着奉武军才走出辽阳,从一方土豪走向了大周权力的核心,双方的命运已经绑定在了一起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关系,因此奉武军战败对崔家来说就是灭顶之灾!
而慕容玉良则完全不一样,他出身于顶级门阀慕容家,他有一个在洛安朝廷当吏部尚书的亲大哥,他的根不在奉武军,相信只要利益足够大他不是没有可能选择背叛················
这也是为什么,慕容玉良被派去冀豫当布政使远离中枢,而自己被叶明盛任命执掌中枢的根本原因?? 至于古三思此人崔绍承认他很有能力,现在已经是奉武军的柱石之一,但是在崔绍看来他还是太嫩?? 尽管叶明盛一向支持古三思,但是古三思欠缺统筹管理各个部门的经验,他也缺乏这样的威信?? 但问题是奉武军在战场上的进展,比预期的更加要快,照这样下去今年之内奉武军就可能拿下洛安朝廷,明年就可以南下,相比于洛安朝廷南方的那几个诸侯,则就是一盘散沙!
徐兆杰虽然能打,但是他欠缺基本盘,陆建朝虽然有基本盘,但是江南承平已久缺乏战力,若是他们能够合作,那么或许还能抗衡奉武军,但问题是他们双方之间矛盾隔阂太深了,根本不可能真心合作?? 所以在崔绍看来奉武军快则两年,慢则三年就可以统一大周,到了那时候叶明盛就会登基称帝建立新朝?? 崔绍相信到了那个时候,叶明盛会厚待自己给自己一个新朝首任首辅的头衔,甚至还能够封自己一个国公···············?? 但同时这也意味着,自己的利用价值已经大幅度缩减了,到了那时候自己识相点主动告老还乡,配合叶明盛演一场苦情戏,然后在叶明盛的依依不舍下回到辽阳老家,如此一来还能够送儿子崔子博一程?? 尽管对权力崔绍一向表现的很洒脱,但是权力这东西拿起来容易,想要在放下却是难了?? 作为一个读书人,崔绍毫无疑问也是梦想过入主中枢挥斥方遒的场景,而在家族势力的帮助下,他一步一个脚印顺理成章的成为了辽阳按察使,当时的崔绍看似在辽阳十分风光,但是在心中崔绍却是不甘的?? 正所谓成也萧何败也萧何,在家族势力的帮助下崔绍成为了辽阳按察使,但同时因为崔家在辽阳虽然很有势力,但是辽阳不过是大周一处偏僻之地,出了辽阳崔家就没有什么特殊之处了?? 而这就意味着没有叶明盛和奉武军的话,辽阳按察使这个职位原本就是崔绍的仕途天花板了,崔绍想要入阁拜相几乎是没有可能的事情?? 而这也是让饱读圣贤书的崔绍,心中常常有怀才不遇的感觉,而奉武军的出现则是彻底改变了他的命运让他一生所学有了用武之地······················?
本站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