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0小说

字:
关灯 护眼
010小说 > 家兄朱由校 > 后记(三)永昌新政

后记(三)永昌新政

  后记(三)永昌新政 (第2/2页)
  
  只是他们的把戏瞒不了一个真心想要查案的人。
  
  田文镜每到一地,就将与官员沾亲带故的人点出,派人去查他的消息。
  
  如此一来,虽有些费时费力,但这些人过往的经历却能被田文镜一一道出。
  
  本该上班的时间却在乡野游玩,仅凭这些,田文镜就能将管事官员扣下,随后询问工厂工人,继而将官员与占据空额的人一同送入刑部。
  
  田文镜的行动让大明忙碌了起来,而大明一旦忙碌,那诸藩也即将得利。
  
  从年初开始,伴随着大明迁移的政策宽松,因为国内压力和外部条件丰厚而想要迁移的人便源源不断的进行迁移。
  
  据户部尚书王宕在岁末的奏疏中,从正月初一到同年腊月初一,迁移司一共处理了六十二万宗迁移事物,发放移民铁牌一百八十六万余块。
  
  在王宕的估计中,这一年如果过去,那移民海外的人口恐怕接近二百万。
  
  这其中,有近四分之一流入了齐国,四分之一流入了大明较为偏远的省、司,例如昆仑、河中、泰西、南州等地。
  
  至于剩下的四分之二,基本都流入了诸藩之中,人数百万左右。
  
  这人口看似不多,但足以让诸藩高兴许久。
  
  只不过高兴之余,诸藩之中却是有人欢喜有人愁。
  
  大明迁移出的百姓,大部分都是中学毕业的,有一定的技能在身上,这样的人口质量自然不用多说。
  
  不仅是缺人的昆仑诸藩想要,就连人挤人的小西洋诸藩也垂涎欲滴。
  
  经过乾圣、永昌两朝二十年的发展,眼下小西洋诸藩二百余国的国民人口数量两千一百四十二万,土民两千二百五十余万,耕地三亿亩左右。
  
  看上去,似乎人均接近七亩,很是富足。
  
  可是,这个时代并非每个国家都能像大明和齐国一样能大量使用各种化肥来增产。
  
  自从印度厮当引进大明的粳米种植后,亩产便基本保持在三百至三百四十斤。
  
  看样子似乎可以人人吃饱饭,但问题在于大明移民到达藩国后,印度厮当地区藩国给予的条件是均十亩耕地。
  
  也就是说,以诸藩的土地来算,他们能维持的国民人口也只有仅仅三千万。
  
  每一批国民的抵达,都需要当地无数土民贡献出土地才行。
  
  如今年,迁移到印度厮当的国民足有四十二万,为此诸藩就能从土民手中拿到四百二十万亩土地来发放给国民。
  
  不过这对于它们来说也并不困难,毕竟藩国的土地都属于藩国,而不属于土民,国民拥有终身使用权,但土民可没有。
  
  他们等同是土地上的短工,一旦藩国想要回收土地,他们几乎没有办法阻止。
  
  当然,上百万土民之中并不缺乏有血性的人,因此每当藩国收回耕地后,他们都会进行暴动,但这种暴动每次都会被迅速镇压。
  
  相比较印度厮当的小西洋诸藩,昆仑诸藩就没有那么多顾虑了。
  
  昆仑诸藩别的不多,奴隶的数量可是全球数一数二的。
  
  其中诸如唐国、瑞国、吉国、淮国等国,基本每年能通过奴隶开荒得到数十上百万亩耕地,根本不用担心移民抵达后的耕地问题。
  
  因此,昆仑诸藩也是移民福利较高的地方,基本人均在二十到三十亩之间,各国政策有所不同。
  
  靠着这样的政策,昆仑诸藩在过去的二十年里,成功让国民数量达到一千二百余万人,奴隶八百余万,耕地一亿八千余万亩。
  
  不过,这其中的耕地并不如其它地区。
  
  尽管昆仑的土壤肥沃,并且有齐国出口的化肥加持,但长达数个月的雨季足够冲刷土壤表层的营养物质,让耕地变得贫瘠。
  
  因此,昆仑诸藩还是维持着当年齐王定下的休耕、轮耕制度。
  
  这样的制度也就导致了昆仑诸藩手中的耕地,每年仅有三分之一能用于耕种粮食,而它们的产出也仅仅只够国民和牲畜、奴隶的日常所需罢了。
  
  遇到灾害的时候,诸藩还是得向齐国进口粮食。
  
  好在这么多年以来,齐国的粮食一直是日渐便宜,而其中原因自然离不开齐国的工业化。
  
  永昌二年三月,齐国便上奏了齐国目前的情况。
  
  【去岁末有户一千六百余户,民七千二百余万口,耕地十二亿三千余万亩,金银矿产……】
  
  由于皮肤和文化问题没有冲突,因此齐国早在乾圣十二年便基本平定了南方的食人部落,在南北共同开展农业、工业。
  
  人均十七亩的耕地情况,让齐国的粮食以出口为主。
  
  据昆仑监察使司和欧洲皇店总事的汇报,齐国的粮食基本占据昆仑诸藩二分之一的市场,欧洲四分之一的市场。
  
  每年从齐国出口的粮食不低于五亿石,油品不低于两亿斤。
  
  户部也在永昌元年曾经上奏过,齐国出口大明的牲畜数量,在乾圣十九年时达到了十六万四千余头。
  
  同时,齐国也是大明目前持有国债最多的一个藩国。
  
  这样的国力,不免让许多官员担心,因此提醒皇帝朱和垠注意齐国的奏疏也不在少数。
  
  仅永昌元年,提醒朱和垠小心齐国的奏疏就多达四百七十四本,基本上每天都有一到两本。
  
  不过对于齐国,朱和垠始终保持着信任的态度,对这些奏疏都是留中不发,等到冬季用来当做柴火。
  
  除了这些内藩的事情外,值得一提的便是邻近大明的几个外藩国家。
  
  这几个国家分别是朝鲜、南掌、暹罗、甘孛智、苏禄、勃泥以及蒙古国。
  
  这其中,蒙古国一直配合永国、定国分别对沙俄和奥斯曼进行打击,听话不说,政治文化上也渐渐向大明靠拢。
  
  在永昌元年,蒙古国的人口突破了六百万,其中蒙古人数量达到了罕见的二百万,军队长期维持在大明所规定的十万人左右规模,不敢有所超出。
  
  至于朝鲜和暹罗等六国则是境遇各有不同,唯一共同点就是仅仅保留了拱卫王城的军队。
  
  这个军队数量各有不同,大明没有做出限制,如朝鲜、暹罗、甘孛智、南掌等人口数量较多的国家是维持三到五万的京军,勃泥、苏禄等人口较少的国家则是维持在几千人左右。
  
  不过,随着诸国交流不断深入,其实各国都生活着数量相当之多的汉人。
  
  如朝鲜、暹罗等国在永昌元年对永昌皇帝朱和垠的奏疏中就曾提到“国中有之民,上国之民者十之二三,乃小国辛事。”
  
  对于他们的吹捧,朱和垠则是回应:“内外天下,皆为大明子民,汝等亦是朕之赤子,何分上下?”
  
  朝鲜等大国尚且如此,诸如苏禄、勃泥这种原本人口就只有十几二十万的国家,眼下基本上国内百姓以汉人为主。
  
  他们拱卫王都的京军,大部分也是汉人出身。
  
  他们倒是并不在意,甚至多次提出内附,但朱慈燃并未准许。
  
  毕竟如果大明允许他们内附,那其它几个外藩国和二百余内藩国未免不会多想。
  
  宗藩体系本来就不需要将所有国家都吞并,因为这只会让宗主国失去竞争力和威信力。
  
  相比较之下,羁縻控制藩属国才是宗主国应该要做的事情,这也是西方殖民霸权与东方华夷国际秩序的不同。
  
  较之殖民霸权的挟武力胁迫屈服、建立殖民地,宗藩关系不诉诸武力即可使对方诚服更显文明。
  
  现在的大明宗藩体系就好像一个家族,大明是老太爷,诸藩是成员。
  
  只要大明这个老太爷依旧坚挺,那这个家族还能维持长久。
  
  各国的诉求,都可以在老太爷的周旋下实现,不必动辄使用武力来征服对方。
  
  诸如甘孛智、暹罗、南掌这三国的积怨已经持续了上千年,然而在大明的斡旋下,他们现在也是相互不设防,亲如一体的情况。
  
  他们都能如此,更不要谈大明百姓了。
  
  汉人来往三国是很正常的情况,而外藩百姓也以能成为大明的一员为荣。
  
  廉价的货物充斥着市场,诸外藩除蒙古外,已经有近五十年未经历过战事了。
  
  大明的盛世不仅仅是大明的,也是诸藩的,因此维持大明这个老太爷的权力,也是每一个藩国成员必须要做的一件事情。
  
  这么看来,事情似乎在往好的一面在发展。
  
  只是相比大明宗藩体系下的诸国,此刻的欧洲就不是那么好受了……
  
  (本章完)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顶级神豪 史上最强炼气期 全职法师 大小姐她总是不求上进 许你万丈光芒好 麻衣神婿 绝代神主 我不想继承万亿家产 寒门崛起 机武风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