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六十五章 汉中之难 (第1/2页)
楚历三年还没到,赶在楚历二年的岁末,辽东传来了讣告——公孙度,在九月病逝。
楚历二年、也是兴顺二年,相当于没有白兔效应的建安八年……
按说公孙度应该是建安九年去世,不过……事到如今,白兔和蝴蝶不一样,不仅扑棱翅膀,而且还蹬腿,对周围产生的影响早已无法计数,公孙度早死了几个月,也没什么稀奇。
实在要推测一下的话,白图估计……很可能是因为荆扬两州的安定,不仅当地人没有外迁的想法,而且对中原的战乱移民,吸引力也比历史上更大。
而辽东作为避乱之地,主要就是吃乱世时人才流入的红利,才每每在乱世时能发展一波,而现在有荆扬珠玉在前,自然辽东较历史上,也就少了不少人才。
说不定就是几个大夫原本会去辽东的大夫,现在去了楚国、去了医学院,所以间接影响到了公孙度的寿命……
不过公孙氏的权力过渡十分平稳,毕竟在公孙度生前,公孙康就已经在逐步接手,而且他的弟弟公孙恭,因为从小就为了治病而断根,在继承权上毫无竞争力,因此辽东的权力过渡没什么争议。
趁着公孙度病逝的讣告,公孙康也再次向楚国和魏国请求,为其谋求封侯。
对此无论是楚国、还是魏国,都没有拒绝,一同向汉室上书,言明公孙度为国操劳、镇守辽东有功,应当为其子嗣加封侯位——而且不是一般的列侯,而是需要授九锡的裂土诸侯!
除了公孙康之外,同样被楚魏上表要求授九锡封侯的,还有汉中侯张鲁。
当然,也仅仅只是支持张鲁封侯,至于什么天师、汉中王之类的封号,白图和曹操根本不想搭理。
而日渐感受到威胁张鲁,也不再膨胀,接受楚国和魏国的建议,并且更加向两大楚魏两大封国靠拢……
故而在新年的时候,白图和曹操给刘协送上了最好的礼物——两份“大汉忠臣”的表彰书,将公孙度和张鲁吹得天花烂坠,一副不封他们、或是他们的后人为诸侯,就对不起全天下的样子。
除了安抚公孙康、安抚张鲁之外,楚国和魏国也未必是没有抱着“进一步打击汉室声望”的意图。
在白图之前,汉室上一次授九锡,还是在王莽乱政的时候。
然而现在从白图到曹操,还有一众辅汉侯,汉室授了多少九锡出去?
更不用说,现在还被逼着继续“授”。
虽然明知道楚国和魏国是胡扯,什么公孙度、什么张鲁,都是“乱臣贼子”,但是刘协也知道,如果实话实说,肯定会有更加打脸的结果,比如汉中与幽州东北部私自封国、比如楚国和魏国私自承认公孙康和张鲁的封国地位……
针对此事,朝中也有不小争议。
刘协倒是想全部驳回,不过谁都知道,汉室现在没有底气这样做。
比较有争议的,主要是针对张鲁的汉中侯!
公孙康远在辽东,在汉室眼里,即使要攻打公孙康,也只有陆路接壤的魏国能做到,既然魏国都力挺公孙康封侯,那朝廷也没必要多计较。
即使以后要和公孙氏计较,也是收复魏国之后的事情,而且毕竟曹操与公孙康相邻,两人就真的能一直相处愉快?
说不定将来在对魏作战时,还可以寻求合作——远交近攻,可是秦国已经验证过的“好办法”。
不过汉中的情况完全不同,理论上汉中与楚国,都不能算是相连,毕竟走汉水从汉中到荆州这条路,不仅并不方便,而且完全是单行的,从楚国根本无法跨过巫山,抵达汉中!
如果说从荆州入益州,还只是难以大规模行军的话,那从荆州到汉中,就是痴人说梦。
而汉中的南北两侧,分别是蜀侯刘璋的益州和雍侯马腾、塞侯韩遂的关西。
眼看只要雍侯和塞侯扫靖关西,收服那些在关西割据的董卓遗部,就可以对张鲁两面夹击……
何况张鲁占据的还是汉中,不仅事关益州与其他辅汉势力连成一片,而且还是汉高祖的龙兴之地。
并且刘璋与张鲁的仇怨,也非是一封诏书就能够调解的。
贸然加封张鲁,搞不好反而令刘璋对朝廷不满,徒增变数!
更别说董承等人在此事中,也起到了很大的反对作用……
按照董承的逻辑,张燕、杨奉、刘备,这些关东诸侯,都是想要害陛下的刁民,还是关西的马韩,一看就是忠臣良将、尤其是马腾——毕竟在韩遂有意低调划水的情况下,董承在西凉诸侯身上,能够体验到智商上的压制!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