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4章 狂风骤雨(第三更,求订阅) (第1/2页)
3月3日,卡度中校率领的加丹加国民军出现伊丽莎白维尔郊外,并与城外的守军发生激战,刚果守军被其先头装甲部队摧毁。
尽管出现在战场上的仅仅只是T34坦克,但是在非洲,它已经是战场上的王者了,毕竟,无论是刚果军队,还是联合国部队,几乎没有任何反坦克武器。
在这样的战场上,坦克几乎是无敌的存在,即便是这种二战中的老式坦克,可以在那里肆无忌惮的横冲直撞。
仅仅只是两天之后,钱德将军部署在伊丽莎白维尔城外的防御体系,就被由二十余辆坦克组成的装甲部队冲得老七零八碎,上万刚果军队与联合国部队纷纷丢弃外围阵地,溃退至城区一带。
在过去的半个月里,在伊丽莎白维尔,人们每天都在挖掘沟壕,架设铁丝网,埋设地雷,加固工事,按照钱德将军的估计敌方至少要用3个整师才能包围伊丽莎白维尔。
但是,钱德显然估计错了的一点,或许需要3个整师才能包围并且对伊丽莎白维尔发起进攻,但如果仅仅只是围城的话,只需要一万多人就够了。
在清除了伊丽莎白维尔的外围阵地之后,卡度中校就命令他的部队停止了前进,全体就地驻防了起来。然后利用联合国部队遗留的工事,修建起了包围工事。
紧接着,第九突击队的莱恩·布施曼将军也带着他的司令部来到了伊丽莎白维尔城外就地驻扎。
从3月9日开始,伊丽莎白维尔围城战,就这样拉开了序幕。
一转眼一个星期过去了,对伊丽莎白维尔的封锁已经步入了正轨,与刚刚到达时的那种混乱景象相比,现在的一切都那么的井然有序。在过去的一个星期中,第九突击队的“屠夫之鸟”对城内实施了多次轰炸,并且通过投掷传单、广播等方式,要求城内的平民撤离,表示要对城市实施全方面的轰炸。
也正是在这样的警告下,城内的居民纷纷逃出了城市,而在这几天之中,联合国多次向安德烈·卡度发出警告,警告其不要令问题恶化,与此同时,美军的运输机也向伊丽莎白维尔提供了大量的补给,其中不乏超级巴祖卡以及无后座力炮之类的反坦克武器。以增强守军的实力。
而身处北罗得西亚的加丹加共和国总统冲伯,则发表声明,要求联合国部队离开加丹加的土地,并且愿意与联合国就加丹加的地位进行进一步谈判。
此时,似乎所有人都认为,这场危机会以政治解决的方式处理。
但是他们显然忘记了
利德尔·哈特在其著写的《战略论》中讲的那句令军事家们信奉且推崇的名言:“突然性是战略的本质”。
确保突然性,是很多军事行动中最重要的一个环节,而在实际操作中,为了实现这一目的,人们总是小心翼翼执行着计划。
在指挥所内,莱恩·布施曼将军,这位曾经在保卫海得拉巴的战役中击败印军主力的将军,沉声说道:
“好了,就是现在了!”
在话音落下时,他的眼睛盯着地图,脸上露出一丝得逞的微笑,如果有人认出他的话,一定会说这是“魔鬼的微笑”。
莱恩·布施曼将军只是他的化名,他还有一名字——如约阿希姆·派普,他曾是武装党卫军旗队长,是武装党卫军军官和资深的装甲部队指挥官,曾担任过希姆莱的副官。曾有英国人称其是“二战中德军最杰出的指挥官之一,他在战斗中体现出了最高级别的军事效能和奋不顾身的勇猛作风。”
在战后的审判中,他被判处死刑,但在审判结束后却又越狱失踪,几个月后,在南洋多了一名叫莱恩·布施曼的德裔军事顾问,后来,又加入黑骑士公司,在南亚次大陆服务多年。
现在,他又率领着第九突击队来到了刚果,而对手……就是8000余人的多国联军。而为了实施长安制定的计划,在过去的一个星期里,他一直在小心翼翼的掩饰着他的计划。
现在,在确定伊丽莎白维尔已经变成一座空城之后,剩下的就是执行计划了。
“有新的命令吗?”
布施曼把目光投向他的副手,赵呈荣摇了摇头。
“还没有。”
在接来的时间里总是“没有”。
面对这样的局面,布施曼有些不耐烦了,而下面的炮群又来电话询问:
“到底打不打?”
一直到当时时间上午11时15分,他们才接到了电话里:
“11时30分准时开炮!”
得到这个命令后,布施曼也显得很是兴奋,说道:
“一起对表吧。”
于是就要求各个炮群对表,按照标准的流程,对表均以最高指挥员的手表为准,所以布施曼用的表就是他们的标准时间,而他的手表指针在两个小时前已经做过了校正。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