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一百一十七章 船只增税再免费 (第2/2页)
一个乘客再提供一个大点的葫芦,让他们把珍贵的东西放进去。
沿着河多修码头,所有的人从任何一个码头上船都不花钱,你们负责摆渡。
“要修桥了?”田海可不管别的事情,他开心地说:“太好了,有了桥,大家往来两岸就方便了。
朱棡突然明白了一些情况:“咱们送你们船,就为了收你们一点渔税?渔税才能有多少?一共四户人家。
不租铺子的就不收钱,他们自己推独轮车带东西到桥头卖,卖多少都是他们自己的。
都得计算,谁家跟谁家联的,然后出没出五服,否则就乱了,没出的只好去外面再找,比如东边的岸,还是得过河。
而四户渔民选完后不会再改,他们除了自己家附近的河床选一块地,还会到附近人家少的河流的某一处位置再种地,有船来回走,方便。
朱棡觉得被侮辱了,门缝里瞧人,把人给看扁了,送你们一条船,就必须让你们多交渔税?
“啊?有商人啊?哪来的商人?”旁边一個渔民四下看看,没商人呀!
然后所有的码头都有卖东西的铺子,比如卖馄饨的,咱收他们的铺子租金。
田海一听收钱,脑袋摇得跟拨浪鼓似的,乡里乡亲的,要谁的钱?怎么开得了口?
“天哪!你方才说愿意交税,你不会是以为交渔税吧?十税一的。”
会做鱼吧?教你们一些菜,伱们再下虾笼、蟹笼,这样赚到了钱,交一成的税。
其他渔民跟着点头,表示高兴。
一般谁家有什么大事情,都提前跟咱们说,来不及说的,哎呀!太好啦!要有桥了。”
要么跟卖豆腐的换豆腐,或者一村里统一榨油的时候把豆子拿去,大家一起使力气榨油,豆饼拿回家蒸着吃。
田海与朱棣聊这些,朱棣不时跟着说一下小技巧,比如豆饼混合着野菜蒸之前,先稍微发酵一下,这样更香。
提前说的自然是红事,谁家要成亲了,巨良村与大良村相互联姻,成亲需要接亲、办席,四艘小船来回运。
像大良村里长家里出这个事情,巨良村的里长都得带人上对岸,成亲也是,双方联姻太多了。
其实竹筒的也行,但既然咱们这里种葫芦,就专门用葫芦,算是宣传地方特色。
有时候咱打渔在外面,有人想要过河,咱也不知道,万一有急事就耽误了。
徐仪华也看着他,一脸崇拜的模样,再呼扇两下被铃儿给挑睫毛的大眼睛,朱棣瞬间想要让二哥快点纳妃了。
去上游的商人想到下游,走路哪有乘船舒服?尤其是离桥远的,绕一圈走桥不花钱,乘船花钱。
绕着走桥,自己不花钱,雇人花钱,还耽误时间。
你们的家人在岸边开一个小酒肆,桥头其实不错,四户一起,这个收税。”
只要他们赚了钱,就得花,货币便流通起来,当地的物产必然有了更多的额外销路。
对,免费的不一定是损失的,也可能赚得更多。”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