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2章 凭君莫话封侯事,功名但在马上取 (第1/2页)
“杨院长怎么来了,都不打一声招呼,要不是我耳朵灵,恐怕还真的错过了。”
未见其人,先闻其声。
只不过,随着这个声音响起,众人的面前就出现了一人。
来人正是任宏伟,而他的背后则是紧跟着田岗等燕大领导。
“原来是任校长。”
杨言心里叹了一口气,觉得份外可惜。
不过转念也不觉得意外,毕竟这里是燕大,而且以王东来的重要程度,自己等人和王东来的交谈自然是不可能瞒过燕大的视线。
只是,任宏伟来的还是太快了。
如果再多给一点时间。
如果王东来在第一次道歉的时候,就顺坡下路的话,恐怕此事都已经谈的差不多了。
心里觉得分外可惜,杨言表面却是丝毫不显。
“不知道是吹得什么风,杨院长忽然到访,还带着这么大的阵势。”
在自己的地盘,加上涉及的对象还是王东来这样的顶尖学者,任宏伟的语气之中也不由地带着一丝不客气。
杨言早就来之前,就已经考虑到燕大会有这样的反应,所以并不意外,淡淡地笑了笑,出声说道:“任校长,说来这件事也是我中科院做的一件错事,贾伟假借我院的名声,对王东来教进行欺瞒诈骗,性质极为恶劣。”
“而我院在得知这一消息之后,立即就召开大会,第一时间就对贾伟进行了撤职处理,紧接着便是前来这里,向王教授道歉。”
“因为太过比较担心王教授因为贾伟一人的行为,而对整个中科院生出不好的印象,所以我们来的比较急,可能院里的行政人员疏忽了,所以和贵校的沟通出现了一点问题。”
杨言只是短短数句,就挽回了局面,占据了上风,并且还反将了任宏伟一军。
毕竟,贾伟是任宏伟带着见王东来的。
贾伟有错,这没有疑问。
那么任宏伟呢,是不是也有错?
可以说,杨言说完之后,就立即让任宏伟陷入了被动。
任宏伟脸色一变,当即有些紧张地看了一眼王东来,没有在王东来脸上看到自己担心的神情,才松了一口气。
“王教授,那天的事情确实是我的不对,没有做好工作,导致出现了那样的情况。”
任宏伟也不犹豫,当即就出声道歉起来。
“任校长客气了,这件事和贵校无关,反正我也没有什么损失,并不算什么。”
王东来笑着打断任宏伟的道歉,宽慰说道。
对任宏伟说完之后,王东来再转移视线,看向杨言说道:“杨院士,贾伟是贵院的职工,安按理来说我不应该发表什么看法,但我作为当事人受害人,提一个建议,应该是没有问题的吧?”
杨言当即点头说道:“当然没有问题!王教授请说。”
“仅仅只是撤职是不够的,我觉得贾主任能做出这样的事情,表现得这么熟练,不太像是第一次,我觉得可以深度调查一下,杨院士觉得怎么样?”
王东来笑着说道,语气平静,却带着一丝凛然的煞气。
在场众人都是聪明人,如何能不明白王东来这个建议的厉害之处。
从根本上否定了贾伟不说,还要从头调查贾伟。
没有人可以经得起细查,倒查,追查。
只要有这样的态度,哪怕是针尖大的事情,也能在放大镜下变得无比严重。
杨言只是稍稍犹豫了两个呼吸的时间,就轻轻地点了点头,说道:“王教授提出的建议很有价值,我觉得很有道理!”
随着王东来和杨言的这两句对话,贾伟的结局已经定下。
在杨言答应之后,王东来便接着说道:“杨院士的来意,我知道,任校长的想法,我估计也能猜到。”
“明人不说暗话,大家不妨坐到一起,好好谈谈如何?”
听到王东来这么说,杨言和任宏伟相视一眼,瞬间就有了决定。
“好!”
“好!”
两人齐齐答应下来。
很快。
王东来的办公室里面,就只剩下了几人。
杨言也没有客气,当即就主动说道:“王教授,先进封装的事情,我虽然知道了,但是还有一些信息不知道,比如说是良品率,效率,成本如何?”
“不知道王教授能不能告知一二。”
看似杨言问出来的问题有些太简单,但这才是其高明之处。
如果一上来就问先进封装设计方案的核心内容,绝对会引起王东来的敌视和忌惮,甚至是反感。
而询问良品率和效率等数据,就很正常了,也不会引起王东来的反感。
王东来沉吟一下,出声说道:“初期的良品率不高,只有60%多的良品率,但是等到后期工艺水平和机器参数调整好的话,应该能达到80%以上的良品率。”
“不过,还有一点需要两位知道的是,先进封装方案并不是万能方案,完全算得上是螺蛳壳里做道场,发挥空间有限。”
“成本较之其他厂商高昂不少,如果芯片厂商进行降价的话,这个技术的商业价值将会缺少一大半。”
“半导体领域,如果只想着在某一个环节,某一个领域进行超车,然后彻底打破西方在这方面的垄断地位,无异于是在做梦。”
“现阶段,如果不能攻克EDA设计软件,光刻胶、光刻机、刻蚀装备等,我们将会一直落后。”
“只想着节省力气去弯道超车,这是不现实的,也是十分可笑的,欠下的基础,迟早都是要补回来的,越拖到后面,付出的代价也就会越大。”
说着的时候,王东来不禁想起前世,当西方在半导体领域进行制裁之后,哪怕是举国之力进行突破,好几年过去,也没有多少进展。
最顶端的光刻机从来没有出售给我们过,就连一些中端机器也被加入了制裁名单。
从而,造成国内‘一芯难求’的情况。
杨言作为中科院的院长,又是院士身份,按理来说,是应该懂得王东来说的这番话的道理。
但是偏偏,因为某些历史原因,所以,王东来的这份说辞王并不被杨言接受。
就连任宏伟也是如此,眉头微微皱起。
看到两人的表现,王东来其实也没有多少意外。
这既可以说是历史的惯性,也可以说是人的本性。
没有人会想去走辛苦的大路,都想着走又快又好走的小路。
弯道超车,在某一个时期,喧嚣尘上,便是这个原因。
“王教授,技术的突破是不讲道理的,弯道超车未必没有可能,就比如说王教授研发出来西的先进封装方案,在没有出现之前,恐怕也没有人会想到封装技术还有这么大的提升空间。”
“既然在封装领域都有这样的技术突破空间,那么我想其他的技术领域应该也是如此。”
“事在人为,如果不去试一试,那岂不是太过遗憾。”
“我们泱泱大国,人口众多,科研工作者更是不在少数,技术出现突破的可能性还是很大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