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3章 交心劝说 (第1/2页)
事不宜迟,许怀义听了媳妇儿的提醒后,就打算找个时间和韩钧好好聊聊,不过聊之前,他先见了顾小鱼一面。
吃过晚饭,爷俩在书房里下棋,许怀义病歪歪的靠在软榻上,啃了口苹果,很随意的落下一子。
这季节,能光明正大拿出来的水果也就苹果了,秋上摘了,保存得当,能留大半年。
比其他没形象的姿态,顾小鱼就优雅多了,小小少年,已有了芝兰玉树的风貌,光是端坐在那儿,就令人赏心悦目。
他这两年棋艺进步很快,有名师指点,自身又聪慧,早就能轻松胜过许怀义,不过,他没用全力。
爷俩本就是下着玩儿,输赢不重要,重要的是,接下来的谈话内容。
顾小鱼隐约猜到一点,却并不慌张,因为他心底早有答案。
许怀义啃完苹果,擦了擦手,也不拐弯抹角,直接问,“你舅舅私底下找你商量恢复身份的事儿吧?”
顾小鱼点头“嗯”了声,从容不迫的落下一子,“儿子没答应。”
许怀义挑眉,好奇的问,为啥不答应?觉得还不是时候?”
顾小鱼很实诚的道,“时机不到只是其一,其二,儿子舍不得离开家。”
后面那条才是最重要的。
闻言,许怀义眼底闪过欣慰,玩笑般的道,“齐王府,才是你的家,也是你将来最好的归宿,迟早,你都是要回去的。”
顾小鱼平静的道,“这里也是我的家,父亲是不想认我这个儿子了?您问过娘了吗?”
许怀义瞪他一眼,没好气的道,“少拿你娘吓唬我,我可没说不认你,也没有赶你走的意思。”
他说这话的时候,下意识的瞥了眼门口,惧内的形象淋漓尽致。
顾小鱼见状,忍不住嘴角上扬,“那就好,那儿子就安心了,不然还得琢磨怎么帮您哄娘亲高兴。”
许怀义气笑,抬手在他额头敲了两下,“长了一岁,不见稳重,倒是皮了不少,连为父都敢取笑!”
顾小鱼无辜的问,“您以前不是总嫌弃儿子太过老成,没个孩子样嘛,还说,父子也可以如同朋友一般相处,不必拘泥那些教条束缚,儿子可是谨记您的教诲,努力改变自己,好让您满意的。”
许怀义噎了下,开始耍无赖,“那为父现在又不喜欢太活泼调皮的孩子了,你以后还是老成稳重点吧,对为父也要恭恭敬敬的,让你上东,你不能上西,让你撵狗,你不能逮鸡……”
顾小鱼,“……”
他们爷俩到底是谁不够老成稳重啊?
见他被阴阳的哑口无言了,许怀义才满意的住了嘴,说回正事上,“你是咋拒绝你舅舅的?用的什么理由?”
顾小鱼语气复杂的道,“就说时机还不成熟,这会儿恢复身份,还是太危险了,齐王府里,什么人都有,唯独没有真正的血脉亲人,父王也不在,我回去跟寄人篱下有什么区别?况且,如今又有了新母亲,一个孝字就能压的我没有任何还手之力,届时,哪怕是有舅舅跟去帮我,他也不能将手伸进后宅去,而我……”
他深吸口气,眼底闪过厌恶,“我实在不想把大好的时光浪费在那些勾心斗角的算计上,每日不是想着如何读书习武,与同窗好友谈天说地,而是睁开眼就得筹谋如何保命,如何防备身边人谋害,还要像豺狼虎豹一样,跟所谓的亲人争夺利益权势,太糟心了,儿子不想再过那种日子。”
许怀义听到心头震动,又隐隐酸楚无奈,默了片刻,才叹道,“可你总是要回去的……”
顾小鱼深吸口气,“儿子知道,但是,爹,您也心疼下儿子,让我再多过几年人过的日子。”
难得听到这种示弱撒娇的话,许怀义愣了下,下意识的解释道,“我也没想让你现在就回去啊,只是你舅舅既然提了,想必,他觉得机会到了,万一错过,将来你岂不是要后悔?”
顾小鱼摇摇头,斩钉截铁的道,“儿子绝不会后悔。”
“你还小……”
“爹,儿子明白您的意思,但是,这个决定是儿子深思熟虑的结果,您之前不是说,在做决定时,如果不知道将来是对是错,那就,活在当下从心而论吗?儿子现在就是听从自己最真实的心意,所以,不会后悔的。”
话说到这份上,许怀义再无言可对,欣慰的拍拍他肩膀,“行,既然你决定了,那为父肯定支持你,这里是你的家,就是将来分家业,有阿鲤的一份,就有你的一份,哪怕你想住一辈子呢……”
“如何?”
“只要你不走,为父就绝不会撵你。”
顾小鱼听到这话,整张脸都柔和了,眼底的笑意几乎要溢出来,“多谢爹,儿子将来一定会孝顺您和娘。”
许怀义嘴硬的哼哼了声“谁稀罕?我有一件小棉袄穿就够了”,又将话题拉回去,“你舅舅没有责怪你吧?”
顾小鱼摇摇头。
许怀义半信半疑,“真没生气?”
顾小鱼道,“真没有,大抵就是有几分失落吧,毕竟,他是希望我能现在回去搏一搏的。”
闻言,许怀义眼神闪了闪,“搏一搏?筹码呢?如今朝中是在请立太子,但你父王都不在京城,身后也没有重臣支持,如何争那个位子?若是将来能在北边立下大功,或许还能多几分希望,现在……”
但凡不傻,都没人看好他。
顾小鱼道,“这些事儿,儿子都清楚,舅舅其实也明白,但他……”
稍顿了下,他还是艰涩的道,“舅舅手里握着些证据,能让其他几位王爷,失去争位的资格,一旦他们退出,成年的皇子里,就剩下父王了,朝廷重臣不想选他也没办法,现在局势紧张,急需立储来稳定人心和江山大统,宫里还未开府的那几位,年纪太小,是撑不起来的。”
他没直言的是,建兴帝身体不好,当着满朝文武的面就吐了血,且名声也有了瑕疵,为此,有人打着清君侧的旗号造反,这些都不再利于建兴帝继续掌控朝堂,此时,推出位太子来接管大局,才是最明智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