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三章跳船准备 (第1/2页)
第一百一十三章跳船准备
如果北京能保证自己的权势,将来在内阁之中有他一席之地,他可以大度的不要首辅,很多事情,他不是不可考虑一下的。
当然了,这对丁显来说,也是最差的选择了。
如果可能,丁显还是想做南京朝廷的首辅。这也是他之前没有做跳船的准备。而今他明显的感觉到不一样了。
在丁显的这个位置,他能看到的东西,其实很多的。
自从河间之战后,南京大部分人都觉得北京是一时侥幸,只是有一些地方做得好。只要能补上缺陷,就能够大举反攻。
南京方面并不是没有动,甚至动作相当大,感到需要填补的东西,这越补越多。甚至方孝孺都做了祭品。但是依旧无非追上。
甚至让人有一种望尘莫及的感觉。
有些东西,是大明朝廷根本不能做到的。比如,何夕搞出的不少章程,特别是国债。但是丁显特别想做,但是不能做。
毕竟,何夕的国债是背后有一套金融体系配合,建立起基本的金融信任。而南京没有这个。
而军事改造很多东西,傅友德不是不想效仿,奈何,这简直是要革了开国功臣集团的命。开国功臣为什么有特殊地位,不就是因为他们对军队有特殊的影响力。
而这种改革,军事训练方式作战方式人员培养方式完全改变。开国功臣都要靠边站。即便是傅友德这样的重将,也不能轻易动。
至于铁路,蒸汽机这东西丁显已经组织很多人来研究了。
但是结果,还是很茫然的。
这里需要的技术太多了。
否则何夕前后投入近十年,才算是搞出了可以放在火车上的蒸汽机。可以说,蒸汽机的研究直接影响了北京整个工业体系。也可以反过来说,是北京辽东整个工业体系联合起来,才有了蒸汽机。
张宗德仅仅是一个领头人而已。
但是南京这边,缺乏一个如张宗德的科学家,更缺少何夕时时刻刻的指点。更缺少大规模投入与工业体系。能造出来才是有问题的。
在丁显这个位置之上,他对这些东西了解。
之前他还存在力挽狂澜,或者南北并立的想法,但是而今他直觉告诉他,这似乎有些不大可能。
丁显将思绪收回来,说道:「陛下,臣以为长兴侯所言极是。对西北局面不能坐视不理,前线战事应该由前线将领决断,不如派遣一员重将去汉中。坐镇汉中,反攻陇西。」
朱允炆说道:「谁啊?」
丁显说道:「此非臣所能知,不如问一问韩国公。」
朱允炆明白丁显的意见,韩国公李祺为首一批人,压着时间长了也不是事情,而且这些人有不少在四川西北打仗的经验。
也算是老将。可以一用。
朱允炆说道:「好。」
------
丁显与齐德两人并排走出乾清宫。
齐德欲言又止。
说实话,齐德对丁显的观感并不是太好的。不仅仅是齐德,而今南京朝廷之中大部分人对齐德的观感都不是太好的。这也很正常。
丁显做出来的事情,在而今道德为重的社会之中,不会有什么好评价。
但是同时,齐德对丁显还是有一点点理解的。
无他,齐德是一个做实事的人,在他这个位置上,前线上百万大军,无数封奏疏,要兵员,要火铳,要火炮,要饷银,要粮食,等等。
齐德都必须做出安排。
在方孝孺时代,这方面缺口太大了。
丁显当政之后,不管丁显做了什
么事情,齐德很明白,这些物资在绝对供给量上一直在增加。至于前线依旧觉得短缺,那是因为前线战事一直在扩大。
刚刚开战的事情,主战场在河北地区。
而今战事蔓延,西至陇西,东至海上,形成福建战场,山东战场,这河南战场,陕北战场,萧关方向,而今又有陇西战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