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一章怀庆之战落幕 (第1/2页)
第八十一章怀庆之战落幕
好在叶沈能压得住这些人。
「好了。」叶沈说道:「别说这些有的没的,朝廷既然已经下令,那就做事吧,前线所有军队出动,给逼死对方,整条黄河防线,让傅友德都抽调不动,另外,小心对方狗急跳墙。」
所谓之狗急跳墙,不是别的。就是南军扒开黄河,用来阻挡他们。
叶沈可不想将手中的人泡进水里面。
叶沈将这些打发走后。立即给吴立下令,让他大胆进攻。不用顾虑河南方向任何军队,当然了,山西方向的敌军,还是不要小心的。
------
怀庆战事,打得很沉闷。
因为顾虑太多了。
首先是盛庸在战斗之中,屡次调整军队。让南军在与北军队列趋同之余,又有些不一样了。总之,双方都已经适应了火器时代战术战略。甚至盛庸在很多地方,比如步骑,步炮,伏击,通信等方面还有一定的革新。
毕竟,战争还是原来的战争,只是一些条件改变v领,本质上却没有一点改变。
盛庸适应了这种变化,很快就能将原本的经验发挥出来。
吴立在这上面,并不比盛庸做得好,不过吴立背后并不是一个人。而是一个参谋团体,甚至吴立在怀庆战场上遇见的问题,也都发回征南军,发回北京,有无数人一起思考该如何应对的。
其实,在此之前。北军一直在思考的是,如果虐菜。以不对等方式,打击还处于冷兵器时代南军。而今怀庆之战,其实是一个新的课题,那就是如何面对一直对方也装备火器的军队。
在战术上也有更迭。
最大的更迭是,军队分散的更开了。
已经有人提议,团的规模太大了。营的规模太小了,应该组建在一千多人上下,步炮骑综合能完成任务的军队。在编制上再次细化。
原因有很多。
首先就是之前沁阳之战,双方打出一个标准的排队枪毙的战事。大家伤亡惨重,一日之内,打得双方都打不下去了。事后检讨。认为当时不应该面对敌人步阵就猛攻。要严格执行炮轰,骑兵冲击,步兵进军的三部曲。
或者秉承迂回战术。也就是战略绕后。
如果按照这个想法,在战术上,军队火力还有过剩。
这种非常细节的变化,就反应在编制上,因为编制上,营一级别的火炮数量不多,跟随大军行军比较困难,不足以轰开对面的阵地,或者遇见敌人步阵的时候,火炮调集时间慢。
总不能大家相持一两天,火炮才到吧。
如果军情紧急的时候,那也只能硬着头皮冲了。
而这个情况下,又分出两种不同的意见,一种意见就是,何夕对火炮一开始的想法,那就是火炮集中使用,以至于在军一级,有单独的火炮编制。但是而今另外一个意见也很重要。那就是加强一线火力。
什么轰不开对方步阵,那是火力不足。
这种情况之下,吴立与盛庸的战斗,其实是军队改革的一个实验点。
其次,就是怀庆的确的特殊地形了,怀庆地区对于北京控制区来说,其实是一个战略突出部,不仅仅要考虑黄河以南的明军,也要考虑山西的明军,特别是山西的明军,居高临下,吴立部仰攻困难。
一旦山西军队发动,很容易截断吴立部的后路。
到时候,就危险了。
所以吴立进军的时候,就要特别小心。专门有一个军在后方不动,就是为了防止这种情况。
再其次,盛庸本身也是一个很难以对付的人。很狡猾,也很勇猛。大战很有章程。双
方的战事打得很散,并不是军队少,而是盛庸已经习惯了方圆数里数十里的战场,总体战场上人数很多,但是具体到某一个关键节点上,不过一两千人的战斗。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