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七章五爵七等 (第2/2页)
一般来说,大部分封爵的人,想要世袭并不是太困难的。
公侯伯爵,这些改变不大。
这些爵位依旧是超品,位在文武百官之上。
仅仅在首辅与内阁大学士之下。
而子爵待遇等同于一品。男爵等同二品。
男爵以下,分别有,轻车都尉,骑都尉,骁骑尉,飞骑尉,云骑尉,武骑尉,公士。
这些官职,也不是何夕搞出来的。而是何夕从大明勋官这里顺过来的,本来勋官最上,是柱国,与护国。何夕与子爵与男爵合并了。
其实勋位在之前的朝代,还是有用的。
虽然只是荣誉官位。但是有俸禄的。有一个勋位,就多一份俸禄,有些官员加衔越多,俸禄也就越高。但是奈何,朱元璋研究之后,他觉得,这些官员做一样的事情,有了一个加衔,就多一份俸禄,这多不划算啊。于是有了规定,不管官员有多少加衔,都只领一份俸禄,也就是所有官职之中官位最高的那一份俸禄。
如此一来,勋官彻底变成了荣誉称号了。
几乎没有什么用处了。
有的仅仅是一个名头而已。
何夕干脆拿过来用,将五爵七等,形成一套,从低等到国公的爵位系统。
之所以这样,是因为大明卫所世袭官职,其实有九等。
世袭指挥使,世袭指挥同知,世袭指挥佥事,世袭卫镇抚,世袭千户,世袭副千户,世袭百户,世袭试百户,世袭所镇抚。
世袭指挥使,世袭指挥同知,就是未来的子爵,男爵。
下面的七等,官职与轻车都尉等一一对应。
按照朱元璋章程,一般来说,做到指挥使,会降低一个级别世袭指挥同知,或者再降一个基本,世袭千户。但不会太低。
整个世袭体系上承爵位体系,下承士卒。
因为朱元璋设计卫所制度的时候,想要下面的士卒世世代代为士卒。从爵位对的是上层将领,世袭体系面对的是中层将领,军户制度对应的是普通士卒。
自成一体。
总体上都是减少俸禄,给予土地,或者说允许从土地上获得俸禄,从而避免朝廷过多的开支。
这也是对应了开国之初,百废待兴,朝廷开支不足,但是各地战火不断,军事开支爆增的时期。
其实,这也是朱元璋建立体制一个问题,朱元璋体制明面上开支不多,但是大量开支变成了隐形开支。只要有权力,每一个位置上都有自己一份钱,只是不是来自朝廷而已。
这就是后世一些历史学家给出的评价,中国秦以来的封建社会的特点,就是权力封建。上位者将某项权力分配给下面的人,下面的人自然利用这些权力搞到好处。
在这种情况下,腐败是被默许的。
何夕的改革,本质上,就是责权对等,将所有隐形开支列入政务公开开支之中。这样做最大的问题,就是朝廷的开支,会疯狂上涨。
大明,乃至很多古代王朝用这一套,并不是不知道将所有开支都列入正式开支的好处。毕竟,上面钱给足了,下面才好办事,自古以来,都是这样的。
但是奈何,朝廷根本没有这么多钱?朝廷财政开支,根本不足以维系大一统朝廷的存在,这种用这种折中的办法来处理各项事务。
很多人不能理解,只说一项,那就是粮食转运,有些地方千里之外
粮食转运的运费,就已经超过了粮食本身的价格。
与其这样,不如给某些人一些特权,让他们自己解决这些问题。
这也是没有办法的办法。
如果没有工业革命与何夕金融改革带来的收入红利,何夕这种改革,根本是一剂毒药,让大明送命的毒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