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八章文武之争 (第2/2页)
而今是最好的动手时机。
所以,他支持方孝孺的想法。
徐达看着方孝孺沉思片刻,说道:“方大人的想法是?”
方孝孺说道:“让诸王在外,不如将诸王聚集在乾清宫之中,一来可以全亲亲之道,二来也可以防意外之患,再者,朝廷大事,不可决于一人,下官请内阁大学士,一并在御前当班,决于众议。”
何夕自然听出了方孝孺的用意,以及方孝孺想要争取的利益。
首先,皇子们一进来,何夕掌控宫禁的权力自然不复存在了。当然了,方孝孺也不想生出什么变故。只是方孝孺如果拿不住这个权力,哪里这个权力会在谁的手中。
宫禁之权,大概会相对中立,不会倾向任何一个皇子,但是宫中之权,却是可以争取一下。
皇后在的时候,即便皇后不怎么管事,但是宫中大权依然在皇后手中。但是而今皇后不在了。因为安庆公主在朱元璋身边伺候,所以乾清宫之中太监宫女的权力是在安庆公主手中的。
这合规矩吗?
其实是不合规矩的。
只是而今朝廷规矩没有那么森严,最少还上升不到祖宗家法的地步。
但是皇子皇孙来了,那么太子妃要不要来。就身份来说,太子妃才是整个大明最尊贵的妇人,即便朱元璋的嫔妃,也在太子妃之下,毕竟这些嫔妃即便是长辈,但是实际上是小妾而已。
在此之前,朱元璋身边负责庶务的人是谁?并不重要。但是现在却是十分重要。
夺嫡之争,已经拉开帷幕了。任何一点点权力,都有可能左右成败。
所以每一分权力都要争夺。
当然了,这些权力比起方孝孺下面想要的权力,不过是皮毛。
方孝孺想要将内阁大学士们,正式引入大明权力的核心圈。
这是基于现实,也是基于方孝孺一直以来的期望。
何夕身上其实有内阁大学士的加衔。何夕在内阁待过,但是为什么没有对内阁多加笔墨,因为而今的内阁,不过是一个咨询辅助承办的机构,并不重要,就权力来说,甚至还比不上秘书监。真正大权在朱元璋与太子父子手中的。33
内阁六部都是朱元璋的提线木偶,只能执行朱元璋的命令,根本没有决策权。而没有决策权,根本算不上核心圈的人物。
但是而今对方孝孺来说,是一个千载难逢的机会。
朱元璋一直以来推行文武分制,从地方到中枢,文臣与勋贵都分割开来了。以至于徐达而今都不好插手朝廷事务。
文武分立的体系已经形成了。只是文官一直被皇权压制。而今压制他们的皇权暂时空缺,方孝孺就想让文官体系在最核心的圈子形成与勋臣响应的权力。
何夕也不得不承认,方孝孺抓时机抓得很准。
只要有一次先例,就等于打开一突破口,将来就可以步步蚕食了。
何夕也不得不承认一件事情,那就是文官势力其实一直在增长。
毕竟五代十国,军人当政,给这片大地带来极其深刻的教训。朱元璋要想天下太平,就必须要文官治政,乱世用武,治世用文。朱元璋限制武勋集团的权力,文官集团的权力自然处于增长之中。
只是之前,文官集团的实力增长被掩盖在皇权之下,不被注意。
此刻,朱元璋病倒,这个空档,才让何夕注意到这一点。而现在徐达等人还活着。方孝孺已经无法忽视。将来会怎么样?何夕内心之中,有一丝苦笑,觉得方孝孺这个敌人,是何夕自己培养出来。
有的人死了,但没有完全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