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六章野蛮生长 (第2/2页)
有王安石前车之鉴,何夕敢不成功吗?
他如果不成功,几百年后,他就成为后世一些民科证明中国其实是有科学一些论据,将他的学说从故纸堆之中刨出来,与西方对比,证明古代中国的先进。
但是有用吗?
这是何夕想要的吗?
而想要成功,就要按照世俗规则来办,而世俗的规则从来不是黑白分明,而是灰色的,想要种田,就免不了施肥,与粪土打交道,做大事业也是,想清白不染俗流,根本是不可能的。
最少大明的社会规则就是这样的,想要清清白白,一尘不染,最好的办法就是不做事。
所以,何夕也只能让杨震出面,将这些有后台的人召集起来,定了规矩。他给于这些家族一些优待,比如生意的优先权,比如供货的优先权,等等。但同时在其他方面,比如质量上,对民工的待遇上,要求一点也不变。
而何夕直接与他们的后台沟通。
大明这个时代的勋贵,还是素质比较高的。
君子之泽,五世而斩。为什么是五世?因为到了第五世,当时的家族长辈已经没有见过当年的创立基业的人。一般来说,家族的开创者都是最牛的,第二代,纵然天资不好,但在父亲的言传身教之下,也会是一个明白人。第三代,在父辈的教育之下,不至于糊涂,但是父辈的余荫到这个时代,就没有多少了。之后,存粹吃老本,就看吃到什么时候了。
所以,而今勋贵们不过能力,如果大多是明白人,是懂的权衡利弊的。
首先,他们知道钱在这个社会,并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权利,他们想要的不仅仅是钱,而是干净的钱。规则内的钱,而不是违法乱纪得来的钱,毕竟朱元璋对那些违法乱纪的勋贵怎么处置,大家都看到了。
所以,他们其实也很爱惜羽毛的,不想让下面人乱来,坏了名声。
这与海外不同。
海外的事情,只要杀干净了。就不会传到大明。而这里是北京,虽然是陪都,但也是京师。不知道有多少眼线在。
其次,也就是何夕了。
何夕作为变法赤帜,很多人看得明明白白,对于勋贵们,他们对变法立场不明。虽然有人在田土上失去了利益,在家族内部也是失去了利益。
只是好在勋贵们还没有定型。须知,在数代之后,勋贵家族内部,因为爵位传承,是比其他家族更加封建,是家主,也就是承袭爵位者执掌家族生杀大权,各家爵位内部斗争,都可以写一部了。
比宫斗剧都好看。
但是不管怎么说,他们都知道,勋贵们最大的权力,不是钱,不是爵位,而是军队,是军队之中的影响力。就好像魏国公徐达,自从背上挖出一个大洞,身体一直不好,甚至最近手臂都被伸直了。更不要说征战了。但是那又如何,只要魏国公在一日,就是天下万军,不敢仰视的徐达。
变法不变法,只有没有动军队,他们与何夕之间没有必然矛盾,又何必非要得罪人啊?
更何况,何夕已经给了台阶下了。
自然是你好我好大家好了。
但是何夕知道,这种双赢或者多赢的局面,一定有一方输了。不管怎么样的利益划分,都不能满足所有人,所有人都赢,只能说输的人,没有发声的权力。
何夕明知道,他其实支持了权贵资本的横行。甚至,形成了一个潜规则,家中没有一定的官职与爵位,根本不可能将生意做大到一定程度。
但是,何夕并没有什么办法。
即便想要改变天下,首先要做的是适应。